只要担任公司的法人代表,那么不管是哪个公司或者是否只是挂名,都要有一定的法律风险的。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赔偿责任,甚至还有可能会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例如:
企业法人如果存在以下情况,法定代表人可能被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
(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
(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
(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 【法人的定义】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五条 【法人设立行为的法律后果】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产生的民事责任,第三人有权选择请求法人或者设立人承担。
2022-08-22 14:39
法定代表人有以下风险:
(一)民事责任:
1、损失赔偿责任。因法定代表人的故意、过失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规定而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有权就该损失向法定代表人主张赔偿责任。
2、法定代表人滥用职权所获取的收入归入公司。
(二)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担的行政责任如果公司存在非法经营、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行为,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法院可以直接对其进行罚款,同时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当然,法定代表人不知情且无过错的除外。
(三)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如下:
一般情况下,对于公司的犯罪行为,应由公司承担刑事责任,法定代表人并不因此而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考虑到多数情况下公司犯罪是按照公司主管人员的意志而实施的,因此,公司犯罪时不仅仅会处罚公司,很多情况下还会追究主管人员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我们称之为双罚制度。在双罚制度下,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通常会被理解成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2022-08-12 11:28
当公司法人有以下风险:
1、公司法人作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应当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2、公司法人存在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的,吊销营业执照;
3、公司法人违反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2-11-21 11:18
一旦个人身份信息被冒用进行工商登记后,若被冒用身份设立的公司存在违法行为或涉及民事诉讼,则被冒用人将面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甚至涉及刑事案件等法律风险。
1、民事责任风险
(1)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公司注册登记经过了行政部门的许可,具有法定的公示效力,在身份被冒用的情况没有被相关部门纠正或者确认的前提下,被冒用人存在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可能。
(2)被列入失信名单、限高限行:在公司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而被申请强制执行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可对法定代表人采取相应强制措施,如限制高消费、限制乘坐飞机、高铁等,并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行政责任风险
《工商登记管理条例》第65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工商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因此,如果市场监管部门认为被冒用人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出资的,可能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风险
当公司因涉嫌合同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被追究刑事责任时,公司股东尤其是法定代表人同样面临被刑事追究的风险。公司法定代表人犯罪主要集中在经济类犯罪,其中最常见可能触犯的罪名包括:合同诈骗、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偷税罪、虚报注册资本罪、抽逃出资罪、虚假出资罪、挪用资金罪、非法经营罪、制造或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等。
2022-10-22 15:40
法人需要承担的法律风险有;一、因经营过错向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的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对第三人责任后可以要求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赔偿;二法定代表人应单独或者共同侵害单位财产,可能承担的民事侵权法律责任;三,因违法行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比如罚款拘留等
2022-08-26 10:06
(1)投资损失的风险:如果公司倒闭,股东投入的越多,损失的风险就越大。
(2)得不到投资回报:如果经营得不好,公司没有收入或者亏损,股东就不会有收益。
(3)承担法律风险:违法经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