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区别是三方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就业协议书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三方协议书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就业协议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双向选择,在规定期限内确立就业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达成的书面协议,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以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据,也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有关事项的重要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七条 【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2022-08-10 16:34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签订时间不同。三方协议是学生在校期间签订的,而劳动合同是在毕业生毕业离校后到单位正式报到后签订的。
2、主体不同。三方协议的主体是三方,即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两方,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3、内容不同。三方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方案;而劳动合同是记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是劳动关系确立的法律凭证。
4、目的不同。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是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将来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而劳动合同主要是劳动关系确立后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5、适用的法律不同。三方协议的制定、发生争议后的解决主要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规定》、《民法》、《合同法》等,而劳动合同的订立以及发生争议后主要是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来解决。
2022-11-22 15:14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签订时间不同。三方协议是学生在校期间签订的,而劳动合同是在毕业生毕业离校后,到单位正式报到后签订的。
2、主体不同。三方协议的主体是三方,即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两方,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3、内容不同。三方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方案;而劳动合同是记载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是劳动关系确立的法律凭证。
4、目的不同。三方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是编制毕业生就业方案,和将来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依据。而劳动合同主要是劳动关系确立后,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2024-12-19 14:19
在求职过程中,或当职业选择初步敲定时,您需要向招聘企业提供毕业生就业推荐书以及三方合同书,作为您个人资历及学历背景的证明和展现。
就业推荐书犹如一份具有权威效力的简历,因它必定由您所在就读高校加盖公章,以示真实可信。
相比之下,三方合同则是您与雇佣机构达成就业共识的关键文书。
此二者的用意相同,表格上均预留有学校就业办公室与雇佣单位人事部门公章的盖章位置。
此外,它们必须同时加盖合法、正规的公章,且填写的信息务必真实并具备法律效应,才能被视为一份有效的合同文件。
简而言之,签署三方就业合同即意味着您的职业生涯已基本确定,毕业后将在此企事业单位开始工作生活。
在此基础上,您需分别向用人单位提交一份、向学校交付一份,最后自行保存一份同样内容的合同文本。
2022-08-09 11:41
就业三方协议是三方合同,它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而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它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的权利、义务构成。签订的身份不同。
2022-09-16 14:17
1.签订时间不同。三方协议是学生在校期间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劳动者毕业离校后与单位签订的。
2.主体不同。三方协议的主体是三方,毕业生、学校、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为仅二方,劳动者和单位。
3.内容不同。三方协议主要内容是毕业生想到单位就业,单位表示接受的,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就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单位支付报酬对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 目的不同。三方协议是制定毕业生就业方案,将来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的依据。劳动合同主要建立劳动关系后,是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