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的辞职和辞退是不同的,也没有更有利的说法。辞退员工需要赔偿,但员工自动离职不需要公司给予任何补偿。但是单位不能以任何借口强迫员工自动离职,否则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那么辞职和辞退的区别是什么呢?
区别如下:
1、含义有区别。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
辞退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
2、行为的发生主体不一样。辞职是劳动者提出的,属于劳动者的主观行动。
辞退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的,属于劳动者的被动行为。
3、行为发生的原因有区别。辞职是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或职工根据自己的选择,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辞退是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内部规章,但未达到被开除、除名程度的职工,依法强行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行政处理措施。或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和职工的情况,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的一种措施。
4、行为发生的程度不一样。辞职是中性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协商一致的结果。
辞退是用人单位强制与劳动者解除合同的一种行为。
综上所述,员工的辞职和辞退是不同的,也没有更有利的说法。但是辞职和辞退是有区别的,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辞退员工需要赔偿,但员工自动离职不需要公司给予任何补偿,关注律师,带你学习更多法律知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六条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2-09-24 10:48
对员工来说辞职和辞退是不同的两种情况,并没有哪种情况更有利的说法。
辞职是劳动者主动提出,用人单位批准,这种情况下没有经济补偿金。离职的概念比辞职宽泛,包括辞职、劳动合同到期解除、辞退等等,不一定有经济补偿。辞退员工是需要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赔偿的,但员工自动离职是不需要公司进行任何赔偿的。但是单位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借口逼迫员工给自动离职,否则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2-10-11 09:41
对劳动者来说,只要合法,离职有利,辞职可能得不到补偿金。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2-08-10 15:45
如果男女双方在户籍所在地,且双方对于解除婚姻关系、孩子抚养权抚养费、财产及债权债务的分割都无异议,可以去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耗时1个月,跑两趟就可以完成。
如果男女双方对于上述事宜无法达成一致,就不得不通过诉讼离婚了。
2022-10-13 14:10
原告和被告哪个更吃亏,具体情况如下:
1、当原告还是当被告要取决于实际情况:如果是他人侵犯了当事人的权利、又不想补偿:就只有原告起诉,如果当事人还是想当被告、让对方来起诉,对方不起诉就无法争回自己的权益;
2、当原告需要先预交诉讼费,如果证据不充分、理由不充足而败诉,原告就要自己承担诉讼费的损失了;
3、当原告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诉讼请求没有法律依据,也不会胜诉;当被告如果证据充分、理由充足也不一定就会输官司。
2022-10-17 11:19
欠条和借条都受法律保护。
两者区别如下:
1、借条证明借款关系,欠条证明欠款关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则不一定是借款。
2、借条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实。欠条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基于多种事实而产生,如因买卖产生的欠款,因劳务产生的欠款,因企业承包产生的欠款,因损害赔偿产生的欠款等等。
3、在未注明偿还日期的情况下,二者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始时间是不同的。约定了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时效是一样的;没有约定还款期的借条和欠条,则是有区别的。
借条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债务人拒绝偿还之次日起开始计算;没有约定还款日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间从出具欠条之次日开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