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分离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
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给工商企业、个体经营者的准许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凭证。其格式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规定。其登记事项为:名称、地址、负责人、资金数额、经济成分、经营范围、经营方式、从业人数、经营期限等。营业执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正本应当置于公司住所或营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营业执照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没有营业执照的工商企业或个体经营者一律不许开业,不得刻制公章、签订合同、注册商标、刊登广告,银行不予开立帐户。
注销营业执照应当按照以下流程:先要成立清算小组,对公司进行清算,然后向税务机关提出注销税务登记申请,税务会对公司进行清查后,出具允许注销意见书,这时就可以到工商局去申请公司注销,工商局会要求公司在公开媒体出具清算公告,在规定时限内,无其他单位对注销提出意见,工商局会给你办理注销手续的。
所以,根据我的描述,你对证照分离有一定的了解了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条 依法设立的公司,由公司登记机关发给公司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公司营业执照应当载明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姓名等事项。 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2024-10-08 10:28
招投标评定分离即将招投标程序中的“评标委员会评标”与“招标人定标”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环节进行分离。“评定分离”强调改变评标专家对评标定标的决定性作用,从而突出招标人的定标权。即评标委员会的评审意见仅作为招标人定标的参考,招标人拥有定标的决策权,按规定通过票决确定中标人。
2022-08-10 16:25
三跨是指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三分离是指人事分离、人户分离、人事户分离。协调的具体程序。凡是提请国家信访局协调的“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须先经省级层面沟通对接,并由省信访局(办)或部委办公厅(室)提出报告。承办司室组织协调时,协调会议需要市一级党政领导参加的,需报分管局领导批准;需要赴实地了解情况进行协调的,按照有关规定,经局主要负责同志批准后实施。司室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防止同一信访事项多头交办或协调。
2022-08-11 10:25
一般指的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是一组长度为18位的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身份识别的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国家标准委发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是以公民身份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主体标识代码制度,包括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查询流程: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输入公司及企事业单位名称-就可以查询。
2022-08-12 10:24
审执分离,是指人民法院内部将审判工作与执行工作分开,审判员负责审判,执行员负责执行的职责分开。要使审执分离既合法又符合实际,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正确处理好分离与分立、兼顾的关系;
要牢固树立审执并重、两手抓的观念;
要解决“审执无关”和“审执不分”现象;
明确审判人员配合执行的职责。
2022-08-10 11:03
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提出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