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著作权侵权行为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又无法律上的依据,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实际上著作权从作品产生之日起即享有,作品不论是否登记,作者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而我国实行作品自愿登记制度。
版权自动产生,不存在申请,仅有登记程序。版权亦称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著作权的转让是指身为著作权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将著作权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权转让给他人的行为。其中,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以及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具有人身属性的权利是不能转让的。
《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不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形式,就不想有著作权。
网络著作权的法律特征:网络著作权相对于传统著作权而言,在法定性、专有性和地域性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管理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方法有: 1、自行协商。 2、调解。 3、仲裁。 4、民事诉讼。 对那些严重侵犯著作权并已经构成犯罪的侵权行为,著作权人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报案或控告,由有关机关提起公诉,著作权人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取得著作权需要的条件有: 实质条件(法律以文学艺术作品的产生作为取得著作权的惟一的法律事实); 形式条件(作品完成之后,是不附加其他条件、附加一定条件或再履行一定的法律手续才能获得著作)。 根据《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不侵犯,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将歌曲分享到朋友圈,并非是为了盈利,而是出于个人对作品的欣赏,发表评论或者向朋友介绍作品,此类行为虽是传播作品,但仍可归属为个人欣赏范畴。
作品权利归属证明的规定:著作权权属证明指一切能够证明著作权归属的证明材料。但实务上著作权权属证明主要是指著作权登记证书等国家机关的登记材料。提供著作权权属证明,证明效力最高的一般是各级版权局办法的著作权登记证书,除非有确切相反证据推翻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