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以上诉。 2、刑事诉讼法规定,有关人员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口头形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这样规定是为了保证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准确、无误,准确、及时打击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可以。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刑事中有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刑法的一项审判原则。 但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人民检察院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或者既有被告人的上诉又有人民检察院的抗诉,自诉人的上诉的上诉案件,被告人是否加刑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
针对刑事部分,应向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申请。 若检察机关接受了抗议,则刑事判决将无法产生法律效力;反之,若检察机关未同意抗诉,那么刑事部分便会随之生效,在此之后,您仍可依法进行申诉程序。 不过需注意,申诉并不影响判决的执行,与此同时,申诉的成功几率相对较低且程序复杂。 而在民事部分,您只需采取上诉措施即可。 在上诉完成后,民事判决部分将不会生效,原审法院的上级二审法官将会对案件展开新的审理工作。 以下是相关规定的具体实施方式: 1.如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未能接受一审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所做出的判决,他们有权自收到判决书的次日算起的第十日内提出上诉。 2.然而,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亦即上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对一审的刑事部分判决持有异议,他们有权在收到判决书后的第五日起,要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人民检察院在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须做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书面答复申请者。
刑事中有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刑法的一项审判原则。 但是,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理人民检察院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或者既有被告人的上诉又有人民检察院的抗诉,自诉人的上诉的上诉案件,被告人是否加刑不受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限制。
管辖异议应当向上一级法院上诉,但上诉状可以交给一审法院。
劳动纠纷不可以直接上诉。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依法应先进行劳动仲裁前置程序。 发生劳动纠纷后,劳动者想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首先要在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也就是在劳动纠纷发生后的60日内向仲裁机构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时,才能到法院提起诉讼,而不能直接提起诉讼。 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自诉人可以上诉。法律规定,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的,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另外自诉人还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有权参加法庭调查、辩论,有权撤诉或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有权对已生效裁判提出申诉等。
当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之后,当事人将丧失上诉的权利,因为此种情况属一审终结的方式来进行。 在司法领域中,最高人民法院主要负责解决以下问题: 首先,审理那些根据法律明确规定应由其管辖的以及其自身认为必须由其亲自审理的第一审诉讼案件; 其次,对高级人民法院及专门人民法院所做出的判决、裁定进行审查和反驳、抗议或重新审理的案件,以及申请人的申诉请求; 最后,处理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等众多事务。
应该应诉但不一定要本人出庭的。如果对方上诉的,当事人应该积极到二审法院进行应诉;在法院开庭时,可以由当事人本人出庭,也可以本人不出庭而委托代理人参加庭审。如果当事人本人不出庭,又不委托代理人的,就属于当事人放弃了所享有的答辩和抗辩权,二审法院可进行缺席判决,可能会对当事人产生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