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权中第三人一般情况不能上诉。只有当债务人被判决直接向债权人或第三人承担债务责任时,可以提出上诉。然而在代位权诉讼中,一般只判决第三人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债务人无需承担支付责任。但由于代位权诉讼的特殊性,债务人实际上是以失去对次债务人的债权的方式,来承担对债权人的债务责任。
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效力有: 1、代位权成立的,债务人的相对人对债权人负有履行义务; 2、债权人接受履行后,相应的权利义务终止; 3、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
代位权的效力有: 1、代位权成立的,债务人的相对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 2、履行完毕后,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相对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
行使代位权财产的分配: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可以从相对人处直接获得清偿;有若干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则按比例清偿;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取得的财产与债务人迟延履行的债权属同种类,可以主张适用抵销。
代位权与撤销权的区别在于: 1、构成要件不同; 2、目的不同,代位权是为了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产。撤销权是为了恢复债务人财产; 3、主观过错不同,代位权中的怠于行使是从客观上予以判断,债务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在所不问; 4、诉讼时效不同,代位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债权人和债务人有签订仲裁协议或者仲裁条款,因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产生争议的,可以申请仲裁。
民法典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代位权行使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确定,且必须已届清偿期。 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 3、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的行为已经对债权人造成损害。 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行使代位权应当到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申请仲裁的效力是有待争议的。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起对第三人(以下简称次债务人)的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法律赋予债权人以自己名义向次债务人代位行使债务人之债权的权利。
代位权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发生上的法定性,债权人的代位权是法定的,其发生根据和行使规则来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2、目的上的自益性;3、效力上的代位性;4、性质上的实体性,代位权的行使必须在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允许债权人行使代位权。
对次债务人到期债权债务人是拥有代位权的。代位权是实体请求权。即代位权的行使是以债权人自己的名义,代债务人之位向债务人的债务人即次债务人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