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关事业单位均不能再办理或延续停薪留职手续,原停薪留职人员一律回单位上班,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由本人提出辞职(辞聘)申请,按规定办理辞职(辞聘)手续。 2、停薪留职这政策在国家公务员法出台已废除,公务员这职业比较特殊,也是国家授权执法人员,没有办法进行停薪留职。 3、一些国企,目前仍然实行停薪留职的制度。这种制度下,职工可以向单位提出申请,要求在不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保持工作岗位和职位不变。
在以下特定的情况下,我们建议您申请停薪留职:1.如果您长时间无法恢复身体健康并超过了一个月的期限;或是2.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您在短时间内无法正常上班。在这种情况下,停薪留职可能是最恰当的选择。
1、辞职,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 2、停薪留职,是指劳动关系不终止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允许生产或工作上不需要的多余人员离职,并停发工资的劳动法律行为。停薪留职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还是想要回原本的单位的话,是可以回单位继续工作的。
要与单位协商,如果主管部门同意,那是可以办理的。 1、停薪留职合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该合同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只适用于原固定职工,不适用劳动合同制职工。合同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2、其内容包括: (1)停薪留职的时间。 (2)其间的工龄计算。 (3)是否继续享受劳保福利待遇。 (4)停薪留职人员是否应定期向原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 3、期间职工不升级,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因病、残而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可按退职办法处理。此合同需由职工提出书面申请,经企业批准后双方协商签订。
1、公司停薪留职是不合法的。目前国家出台的关于停薪留职的规定的前提是员工个人申请,经企业批准后申请人才会停薪留职。 2、同时企业停薪留职人员与用人单位依然是劳动关系,受《劳动法》的保护。如果说公司确实不景气的,是可以采取申请裁员的方法。
1、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十二个月。 2、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停工留薪期是指工伤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停止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限,包括住院治疗和出院后休养期间。
停薪留职内容: 1、停薪留职期间,企业停发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说明; 2、声明职工应按月向原单位缴纳待业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及其他费用; 3、职工在停薪留职期满前即未办理复工手续,又未办理辞职、调动手续的,按自行离职处理,并发给离职证明书; 4、领导签字盖章即可生效。
停薪留职,这是一种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协商一致之下签署的协议,旨在实现劳动者在特定时期内离职并停止领取工资,但仍可保留其作为职工的主体身份。 这份协议中所包含的约定义务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定停薪留职的期限;其次,明确在此期间工龄的计算方式;再者,规定了劳动者在停薪留职期间能否继续享有原有的劳保福利待遇;最后,制定出对于任何一方违反上述约定所应当承担的相应违约责任。
企业可以办理停薪留职。可以停薪留职的情形有久病不愈超过一个月的;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等。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1、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最长不超过24个月。 2、关于停工留薪期的具体长短,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依据工伤的部位和程度、治疗需要及个体差异,参照工伤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确定,一般不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