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十二个月。
2、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3、停工留薪期是指工伤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停止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限,包括住院治疗和出院后休养期间。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024-05-27 14:19
申请办理停薪留职的办法:
1、职工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单位行政领导批准后签订“停薪留职”的协议书,并报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人事部门备案。
2、如果职工要求从事个体经营的,必须凭该协议书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2022-09-20 09:38
停薪留职社保处理如下:
1、如果劳动者在停薪期间未与用人单位就社保缴纳达成明确协议或签订书面协议,虽然劳动者在停薪期间仍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但实际上没有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务,也没有接受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那么用人单位一般没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在此期间缴纳社保的诉求一般不会得到仲裁机构的支持;
2、因此,劳动者最好在停薪留职前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以免影响社保待遇。
2022-08-09 09:32
企业职工停薪留职,这是特殊时期的产物,现在已经废除了。 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
2025-03-14 09:41
停薪留职,这是一种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协商一致之下签署的协议,旨在实现劳动者在特定时期内离职并停止领取工资,但仍可保留其作为职工的主体身份。
这份协议中所包含的约定义务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定停薪留职的期限;其次,明确在此期间工龄的计算方式;再者,规定了劳动者在停薪留职期间能否继续享有原有的劳保福利待遇;最后,制定出对于任何一方违反上述约定所应当承担的相应违约责任。
2025-04-27 17:37
1、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最长不超过24个月。
2、关于停工留薪期的具体长短,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依据工伤的部位和程度、治疗需要及个体差异,参照工伤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确定,一般不超过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