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求职者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或来自疫情严重省份为由而拒绝招录的,是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六十二,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
以求职者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或来自疫情严重省份为由而拒绝招录的,是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三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六十二,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或疑似感染的员工不能返岗上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具有高度感染性; 病人及疑似病人在治愈或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以前,应当接受隔离治疗或观察,不得从事任何工作,不应返岗上班。 【法律依据】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三十三条,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
劳动者在因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被隔离或医学观察期间,企业支付工资的方式是经隔离; 医学观察排除是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后,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支付。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劳动者在因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被隔离或医学观察期间,企业支付工资的方式是经隔离; 医学观察排除是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后,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支付。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在员工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是: 1、员工因工作原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2、员工若参与抗击疫情的志愿活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或遭受意外伤害的,应被认定为工伤; 3、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
在员工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是: 1、员工因工作原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2、员工若参与抗击疫情的志愿活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或遭受意外伤害的,应被认定为工伤; 3、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
员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拒绝隔离的处理是危害公共安全的,有可能被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若员工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可依法单方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害公共安全的; 依照《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 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
员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拒绝隔离的处理是危害公共安全的,有可能被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若员工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可依法单方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害公共安全的; 依照《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 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
员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拒绝隔离的处理是危害公共安全的,有可能被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若员工因此被追究刑事责任,单位可依法单方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害公共安全的; 依照《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根据《刑法》第114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 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