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内。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天开始的10日内,可以提起上诉。而一般检察院提起抗诉,也是要求在接到判决书第二日开始的10日内,提起抗诉。因此,刑事案件的上诉期一般就是10日,要注意的是从收到判决书的第二日开始计算。
在刑事案件中,检察院通常会代表国家启动公诉程序,在此过程中,被害人通常并无撤诉的权力。
在涉及刑事案件的司法程序中,若需申请法律援助,一般应向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进行申请。
1、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不一样,不能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2、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可界定为:由侦查机关或某些当事人负责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所主张的案件事实。否则,他们将承担其控告、认定或主张不能成立的后果。
刑事案件中,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刑事案件没有精神损害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规定: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并且写出起诉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同时将案件移送情况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第一百六十九条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1、辩护律师要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看守所要及时安排会见。在侦查阶段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预审部门应设置律师接待室,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办案机关应当在律师提出会见要求后,48小时内开具《安排律师会见非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通知书》,由律师接待室尽快通知律师并安排律师会见。 2、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律师除了向看守所提供“三证”外,还要出示检察机关提供的起诉意见书复印件。 3、在审判阶段律师会见在押被告人,律师除了向看守所提供“三证”外,还要出示检察机关出具的起诉书副本或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
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是合法权益遭受不法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在自诉案件中是自诉人,处于诉讼当事人中的原告地位,享有诉讼当事人中原告人的一切诉讼权利;在公诉案件中,公诉人居原告地位,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享有比其他诉讼参与人更多的诉讼权利。
符合法定条件即可,人民检察院对自己侦查终结的案件或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认为被告人的行为虽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应当免除刑罚所做的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理决定。 基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