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定十一假期加班费给三倍。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相应的标准支付加班费。如果是法定节假日加班的,需要支付三倍工资,休息日加班的,支付双倍工资,下班之后加班的,支付1.5倍的工资。十一属于法定节假日。
劳动者的加班费可以先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讨要,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之后调解失败的,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起诉。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企业拖欠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加班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后再行安排,劳动者自我行为可以不支付加班费。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
加班费计算:工作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
自愿加班没有加班费。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加班的,应当支付加班费。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加班费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按基本工资计算加班费不合理。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相应的标准支付加班费,这里的工资指的是每月的总收入,包括五险一金等,因为工资的组成部分不仅仅是基本工资。
加班工资标准: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工资报酬。
公司没提供考勤表,劳动者的加班费以基本工资核算,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