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不幸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人社部门能够为工伤申请提供优先服务。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中; 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应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工伤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劳动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医疗期产生的费用的承担是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 实施综合保障,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 【法律依据】根据《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保障的通知》规定: 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实施综合保障,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
劳动者拒绝隔离观察或拒不配合治疗的,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一般不会明确将拒不接受检查或隔离罗列为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直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 但员工此种行为会实际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干扰用人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 用人单位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以员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为由,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者可以拒绝到重点疫情地区工作,但医师、特殊工作人员除外。 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 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劳动者可以拒绝用人单位提前上班的要求,对于员工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保障。因此,员工可以拒绝企业的提前复工要求。 【法律依据】根据《关于延迟企业复工复业的通知》规定,除涉及保障公共事业运行必需(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行业); 疫情防控必需(医疗器械、药品、防护品生产和销售等行业)、群众生活必需(超市卖场、食品生产和供应等行业); 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外,其
劳动者在强制隔离治疗观察期内,用人单位正常发工资。根据国家防疫要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及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工资待遇由所属企业按正常工作期间工资支付。 【法律依据】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 在隔离期间,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
如果劳动者不幸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其医疗期的计算是根据工作年限享受3个月至24个月的医疗期,特殊疾病的医疗期则有单独的规定。 对于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因患病停止工作治疗休息的,应当享有医疗期。 【法律依据】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规定: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且劳动者根据工作年限享受3
如果劳动者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1、行政处罚:通报批评,拘留、罚款; 2、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法律规定情形之一; 引起甲类
如果劳动者因疫情未能及时返岗复工,用人单位不可以旷工为由将其解雇。 应当及时向企业说明情况,并按照企业规章制度规定履行请假手续,企业不得以旷工为由对职工进行处理; 但是可以要求职工提供医院的诊疗证明、社区或村委会的书面情况说明或者地区交通限制通知等材料。 【法律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受疫情影响,在工作内容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不能单方面调整劳动者的工资待遇。 工资属于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用人单位要降低薪酬需协商一致; 但这种主要是指基础类的工资待遇,一些与公司经营情况有关的奖金或非约定类的待遇,可以减少或不支付。 【法律依据】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 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