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去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提供下列材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被鉴定人本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完整连续的病历材料;劳动合同;未住院的需提供急诊或门诊的病志原件并复印件、诊断书及辅助检查报告单原件并复印件;其他。
法律分析:是可以撤销的。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撤回仲裁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人行使权利的一种方式,在仲裁裁决作出前的任何阶段,申请人均可以撤回申请,但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也可以打电话口头撤回,但最后要补一个书面撤回要求。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如下: 1、提出工伤鉴定申请。 2、组织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从医疗专家库内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 3、作出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如果有必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4、送达。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不一样。劳动能力鉴定与伤残等级鉴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性质上来说,劳动能力鉴定是伤残等级鉴定的基础。 从范围来说,劳动能力鉴定范围更大一些,即除对工伤(含职业病)进行鉴定外,还包括对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其主要职能是从医务方面对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进行鉴定。而伤残等级鉴定相对来说更专业、更严格,其职能是对工伤和患职业病职工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进行的鉴定。 二者的工作程序和判别依据也不同。但对于明显的工伤(含职业病)案例来说,伤残等级鉴定可以与劳动能力鉴定同时进行。
1、提出申请:凡因工、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书面形式向劳动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劳动鉴定申请表》。 2、进行审查: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受理劳动鉴定的日常工作。 3、鉴定程序: 4、鉴定回避: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及劳动鉴定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及被鉴定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1)是用人单位法定代表或主要负责人、被鉴定人的近亲属; (2)与被鉴定人及用人单位有利害关系的; (3)与被鉴定人及用人单位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作出鉴定结论的。 5、鉴定结论:劳动鉴定委员会依据国家标准、劳动法规及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提供的材料有: 1、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由劳动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通知书; 2、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证件照; 3、受伤职工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原始病例、诊断证明、有关部门出具的停工留薪期的确认书等资料; 4、按要求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并提交给劳动能力鉴定机构。
申请鉴定后,去做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并没有具体的规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需要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后,进行审核后,会通知鉴定的具体时间。
工伤员工劳动能力鉴定需要以下材料: 一、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二、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三、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先申请工伤认定,然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等级判断赔偿数额。
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须提供以下材料: (1)劳动行政部门做出的工伤认定通知书; (2)伤病职工身份证(复印件)、照片; (3)伤病职工完整连续的原始病历、诊断证明、理化检验报告等材料; (4)《工伤职业病鉴定申请书》; (5)职工供养直系亲属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还需提供被鉴定人与职工之间直系亲属的有效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