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后可以主张恢复耕种,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农村土地办理确权的程序是: 1、申请。由农村村民个人向所属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提出申请,领取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提交个人身份证或农村居民户口簿复印件以及土地权属材料。 2、调查。由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对申请者的用地进行地籍调查、地籍测量、申请人现场指界、邻宗地签字盖章,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 3、审核。先由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进行审核,再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核,审核用地材料是否合法,用地界线是否无争议,用地面积是否准确。 4、审批。经审核符合“用地面积清楚,界址准确,权属合法,无争议”原则的,可批准并进行张榜公布,在公布一个月内无单位或个人对其提出争议的,由县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证。
1、当事人的户口已经迁出户口原籍地的,就不属于当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一; 2、就不可以参与当地的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发包,及享受相应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 3、当事人可以事先带上本人的户口本、身份证等,咨询居住地的村(居)委会主任等,以对方的答复为准。
征收农村土地后,为农民保留一部分土地的属于农村户口,失地后没有为农民保留一部分土地的属于整体转非农,不算农村户口。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负责。
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离婚时不能进行分割,但土地使用权如果是在双方婚内取得的,可以进行分割。
土地确权后可以转让。在农村土地中,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可以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其中流转方式之一即为转让。但是农村土地转让有比较多的政策限制,首先,转让的双方必须同属于统一集体组织,并且转让需要经过发包方的同意。必须要注意的是,土地转让后你会失去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发包方会与接收转让的人签订新的承包合同,所以签订土地转让协议之前请务必考虑清楚。
土地确权是指对某一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于他项权利的确认,依法取得的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因此在土地确权后,不得随意调整、收回土地。 如果因自然灾害导致土地灭失的,权利人可以按照法定程序申请新的土地使用权或其他权利。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的,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可以互换、转让土地权利。
土地确权有异议的,当事人可以向负责土地确权工作的部门提出异议,由其查明土地情况后进行处理。 土地确权后,如果因土地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人民政府处理,由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决定。 如果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发生土地确权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就纠纷事项进行协商,以达成一致; 2、如果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当地人民政府处理,由人民法院作出处理决定; 3、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土地确权是指对某一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于他项权利的确认,依法取得的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因此在土地确权后,不得随意调整、收回土地。 如果因自然灾害导致土地灭失的,权利人可以按照法定程序申请新的土地使用权或其他权利。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的,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可以互换、转让土地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