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没有工会不用通知,在有工会的单位,一般在解除员工的时候需要通知工会。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还是经济矛盾的产物。工会代表的利益是属于我国广大的职工人群,也是我国政权的重要支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维护劳动的权益和劳动关系的和谐共处,已是工会存在的根本所在。 【法律依据】 《劳动法》度27条,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
解除劳动关系工会可以调解。《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未通知工会的后果是该行为可认为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应继续履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原则如下: 1、坚持经费独立管理原则; 2、坚持遵纪守法原则; 3、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 4、坚持预算管理原则; 5、坚持勤俭节约原则; 6、坚持民主管理原则; 7、坚持为职工服务原则。 【法律依据】 《工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工会应当根据经费独立原则,建立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
工会进行劳动争议调解的流程: 一、当事人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二、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 四、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三
县级以上工会可以为所属工会和职工提供法律服务。另外县级以上工会还可以提供法律咨询、代书或审查法律事务文书,以及为工会、职工签订经济合同、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把关的服务。 【法律依据】 《工会法》第9条,工会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各级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各级工会委员会向同级会员大会或者
职工二百人以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可以设专职工会主席。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的人数由工会与企业、事业单位协商确定。 【法律依据】 《工会法》第十八条,基层工会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延长期限相当于其任职期间;非专职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但是,任职期间个人严重过失或者达
在一些企业相对集中而规模较小、职工较多的地方,如乡镇、城市街道,可以建立基层工会的联合会,以便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二条,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的权利划分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的方案和意见,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的确定应当经过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的协商。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十八条,公司职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公司应当为本公司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