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了1年能申请工伤待遇,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工伤待遇基于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经济补偿金基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两者法律基础不同。虽然工伤待遇中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支付时间为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支付原因基于工伤事故,而不是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基于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
1.工伤人员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承担费用。 3.工伤职工已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不同的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五
工伤保险待遇属于劳动纠纷而不是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
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能停止工伤待遇的发放。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职工享受伤残待遇的前提和基础,根据不同的鉴定结论职工可以依法享受不同的伤残待遇,这是工伤保险赔偿公平、合理的体现。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二条,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三)拒绝治疗的。
临时工也属于律法规的保护范围,在工作中受伤理应享受待遇。用人单位除在停工留薪期内按月支付原工资外,还应该支付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费用。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
试用期工伤和正式员工受工伤,一样可以享受工伤待遇。由单位申报工伤,如未买社保由单位承担全部工伤待遇。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二十一条,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第二十二条,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所享受的待遇: 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交通肇事罪赔偿可能会遭受不公平待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
符合资格的失业人员可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项目有:失业保险金、失业求职补贴、一次性失业保险金、失业期间的技能鉴定补贴、失业期间的医疗保险待遇、失业死亡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八条,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