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了就可以请病假,这是我国劳动法中有明确规定的内容,但是请假没有正常的工作,用人单位对于劳动者的工资肯定会进行一部分的扣除的,但是扣除的工资还和劳动者工作的年限有关。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并且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即不扣工资。 根据我国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 1、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2、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70%计发; 3、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4、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5、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新兵进入部队后,存在以下三种情况的会被退兵: 1.身体退兵,新兵入伍后需重新体检,体检项目与征兵体检相似,如查出心脏病,传染病等影响正常服兵役的疾病就会被退兵,身体退兵不会对以后工作生活有负面影响 2.思想退兵,入伍后以各种理由不参加训练,不愿继续服兵役,经多次劝导无果,可退兵,这种退兵,俗称″逃兵”“,对以后工作学习都会有影响 3.政审不合格,45天之内如果有人举报,或者是原籍地查实政审不合格,也会退兵处理,称之为:政审退兵。这种退兵情况,部队会做提前退役处理,在办手续的时候跟复检退兵是一样的,新兵被退回后,不会影响其个人前途。”
医保卡里面的钱不能取出来,只能用于在定点医院和药店就医购药。 但是以下三种情况下,医保卡里的钱可以支取使用: 1、医保卡使用终止:如参保人死亡,亲属可凭死亡证明等办理支取手续; 2、参保人移民:凭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等办理支取手续; 3、异地转移:在当地参保后,可把医保账户余额转移至新账户。 医保卡一般无法提取现金或进行转帐使用。医保卡的报销额度是当地社会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1年内的累计值)。医保卡里的钱可用于指定药店买药和支付门急诊费用,但不属于报销范畴,因为医保卡里的钱就是医保个人账户的钱。医保卡的报销是只限于在指定医院因疾病和部分意外所造成的住院以上的医疗费用。
社区矫正撤销缓刑的情形: 1.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2.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3.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4.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我国社区矫正法规定: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训诫、警告、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依法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
“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 在与不具备劳动合同主体资格的主体,建立劳务关系的情况下,需要订立劳务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比如与以下人员建立劳动关系,就只能签立《劳务合同》:已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退休返聘人员;已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兼职人员;企业内退人员等。如临时用工也可以签订劳务合。”
“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探监 : 1.主体条件。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探监可以为制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2.证件条件。各监狱要求在探监时,出示以下证件:1.身分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证等),2.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 现在的度普遍做法是,不需要第2种证明。 3.时间条件。这一条件规定只有的规定的探监日,才能探监。但现在的做法一般知是,除法定的节假日外,其余的时间均可探监。”
“强拆房屋需要满足的条件如下: 1、拆迁补偿决定书具有法律效力; 2、被拆迁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没有提起行政诉讼、没有搬出房屋; 3、拆迁决定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 根据我国《行政强制法》规定,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强制拆除的,应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拆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我国并没有法律规定,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可以判决净身出户。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3、实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另外,对于离婚财产的问题,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有前述行为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签字后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存在欺诈行为、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等。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具体来说,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合同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对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可以没收一部,也可以没收全部。至于具体没收多少,要由人民法院根据犯罪分子罪行的轻重,和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但不能没收属于犯罪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所谓“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的财产”,是指所有权明确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本人的,那一部分财产,或者犯罪分子家属用本人劳动所得购买的,归本人使用的生活用品等。 所谓“属于犯罪分子家属应有的财产”,是指家庭共同所有财产中,应当归家属所有的那部分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