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能否马上办房产抵押要看其是否拥有房产的所有权。如果离婚后,一方享有房屋所有权的,可以办理房产抵押手续;相反,房屋所有权归配偶一方的,是无权办理抵押手续的。
房产抵押后,还是否需要担保人,应当由当事人进行协商。《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我国担保的方式多种多样,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方式,当事人在进行房产抵押后,还达成协议,要求提供担保人的,债务人应当提供,未约定的,可以不用提供。
民间房产抵押有效。下列财产可以抵押:(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二)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三)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四)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五)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六)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未成年房产不能抵押。因为未成年人是属于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而个人贷款申请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借款人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或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境外自然人,所以,未成年人的房屋不能抵押。
房产抵押后租赁有效。抵押的房屋仍可以出租,但由于抵押权在先,实现抵押权时,承租人没有优先购买权,买受人也可以不再履行原租赁合同。房屋在抵押状态下出租,出租人告知了承租人房屋已经抵押的,租赁有效,但不能对抗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
不能抵押的房产: 1、存在权属争议的; 2、根据城市规划,市区政府决定收回土地使用权的; 3、存在权利限制的房产,例如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事业的房产、私人建房等; 4、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
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应当向登记机关交验下列文件: (一)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 (二)抵押登记申请书; (三)抵押合同;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权证》,共有的房屋还必须提交《房屋共有权证》和其他共有人同意抵押的证明; (五)可以证明抵押人有权设定抵押权的文件与证明材料; (六)可以证明抵押房地产价值的资料: (七)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其他文件。 登记机关应当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核。凡权属清楚、证明材料齐全的,应当在受理登记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否予以登记,对不予登记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事业的房地产;列入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其他建筑物;已依法公告列入拆迁范围的房地产;被依法查封、扣押、监管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的房地产;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房地产,房地产不得设定抵押。
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房屋作抵押物的资质要求,一个是房屋作抵押物的标准。 房产抵押一般需要以下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在贷款到期日时的实际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 2、具有合法有效地身份证明(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是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及婚姻状况证明; 3、具有良好的的信息记录和还款意愿; 4、有正当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具备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 5、所抵押房屋的产权要明晰,符合国家规定的上市交易条件,可进入房地产市场流通,并未做任何其他抵押。所抵押房屋未列入当地城市改造拆迁规划,并有房产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核发的房产证和土地证; 6、具有支付所购房屋首期购房款能力;以新购住房作最高额抵押的,须具有合法有效的购房合同,房龄在10年以内,且备有或已付不少于所购住房全部价款30%的首付款;已购且办理了住房抵押贷款的,原住房抵押贷款已还款一年以上,贷款余额小于抵押住房价值的60%,且用作抵押的住房已取得房屋权属证书,房龄在10年以内; 7、借款人具有合法有效的购房合同或协议; 8、有贷款人认可的有效担保。
办理房产抵押贷款的方法: 1、贷款申请:借款人提出贷款用途,金额及年限时间。 2、准备贷款材料:借款人及抵押人将贷款申请贷款所需文件、证件按要求准备齐全;包括本人配偶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个人消费用途的相应合同、婚姻状况证明;房屋所有权证,权属人及配偶身份证、户口簿、婚姻状况证明。 3、看房评估:由相关机构对抵押房进行实地勘查、评(勘)估。 4、报批贷款:将所有申贷资料连同评估报告或勘估意见书报送银行审批。 5、借款合同公证:借款人及抵押人填写(借款合同)及所有相关文件、签字、盖手印后,由公证人员对其进行公证。 6、抵押登记手续:银行凭房屋所有权证和借款合同公证书到产权处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7、开户、放款:借款人开立还款账户、银行放款至该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