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是非法携带,不涉及贩毒的,不会处死刑。
1、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不是一定不用死了; 2、如果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1、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一般可以判死刑的罪名有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罪、绑架罪、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等; 3、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女子怀孕犯罪的一般是不会判处死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就可以不受法律的严惩,依然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予以监视居住;正在怀孕的罪犯应当停止死刑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贩卖青铜器情节严重的会构成贩卖文物罪,不会判死刑。倒卖青铜器有下列情形的,构成犯罪应予立案: (1)倒卖三级文物的,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的,非法经营数额较大的; (2)多次倒卖三级以下文物、倒卖三级以下文物多件的等情节; (3)倒卖二级文物的、倒卖一级文物的,非法获利数额巨大的、非法经营数额巨大的; (4)倒卖稀世国宝的。
死刑复核改判几率,是需要看人民法院所认定的案件事实有没有错误的。 死刑复核制度是对判处死刑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审查和核准的制度,包括对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审查和核准。死刑复核制度具体表现为死刑复核程序,内容包括死刑案件的报请复核、复核和核准等。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包括审判行为在内,一审、二审、再审,都设置有相应的期限。唯独死刑复核程序没有期限。死刑复核是一个特殊程序,复核需要多长时间,不仅《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也没有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对死刑复核期限可长可短,视案件情况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据马永顺律师统计,司法实践中,对重大敏感案件,最高法院复核时间很短,有的用不到一个月,死刑复核程序一般要两个月以上,个别的案件核准需要数年。
首先,根据法律规定,贩卖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可能会判处死刑。另外,犯贩卖毒品罪,若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判缓刑: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
死刑的种类有两种: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抢劫罪在以下情形中可能判处死刑: 抢劫致人重伤、死亡:这里的“重伤、死亡”不仅包括使用暴力过失致人重伤、死亡,还包括为劫取财物而故意杀人的情形。这种情形下的抢劫罪,由于其行为后果极其严重,因此可能面临死刑的判决。 入户抢劫:“入户”强调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入户抢劫由于侵犯了公民的住宅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也可能面临死刑的判决。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公共交通工具是公众聚集的场所,抢劫行为在此类场所发生,不仅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还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因此也可能面临死刑的判决。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抢劫这些机构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金融秩序,因此也可能面临死刑的判决。 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表明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极大,对社会的危害也极大,因此也可能面临死刑的判决。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冒充军警人员抢劫,不仅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还损害了军警人员的形象和声誉,因此也可能面临死刑的判决。 持枪抢劫:持枪抢劫由于使用了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对公民的人身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也可能面临死刑的判决。 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这些物资对于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抢劫这些物资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也可能面临死刑的判决。
执行死刑时发现罪犯有重大立功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