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判死刑后,若是死刑立即执行的,不能缓刑,若是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减刑。 根据《刑法》第五十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1、关于死刑的执行之责,法警或武警依法负责执行;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死刑应采取枪决或注射等合乎规范的方式加以执行; 3、无论在刑场还是设定的羁押场所之内进行,死刑的执行均得以执行。 在此过程中,具体负责指挥的审判人员需对被执行刑罚的犯人加以核实身份,并对其进行讯问,以确保其无任何遗言、信札等延后事宜。 在完成上述流程之后,方将被执行者交付给执行人员依法执行死刑。 值得强调的是,死刑的执行过程应当公开,但不应示众。 那么,死刑的适用条件总共有哪些呢? 首先,死刑仅可适用于那些罪恶深重的犯罪分子。 即其所犯罪行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危害,并且其情节恶劣程度也特别突出。 其次,一旦死刑案件得到了清晰明确的判决,就必须经过严格的复核程序予以核准。 最后,死刑的执行环节亦须严格遵守相应法规制度。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死刑案件均应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以确保程序公正合法。
真是太令人惋惜了!任何情侣之间的凶残行为都有可能被判定为故意杀人罪哦,而性质特别恶劣的必然会面临着死刑的严厉惩罚!然而,我们绝对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呀,在法治社会中,无论是什么样的暴力行为,只要是涉及到人命的,我们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解决。 若是事件的严重性达到了一定程度,甚至有可能被判定为死刑哇!按照我国严明的法律规定呢,那些蓄意伤害他人生命安全的恶行便可归列为故意杀人罪了。
死刑执行有以下流程: 1、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2、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采用枪决或者注射执行。 3、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验明正身,讯问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 4、执行后,书记员应写成笔录。 5、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6、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1、如果是死刑,立即执行的,没有机会减刑。 2、如果是死缓,缓期执行的,在二年缓刑期内:没有故意犯罪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携带毒品数量在一公斤以上的鸦片、五十克以上的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毒品数量较大的,可以判处死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一公斤以下、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五十克以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死刑停止执行的条件有七种: 1、被执行的人不是当执行死刑的罪犯的; 2、罪犯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或者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 3、罪犯正在怀孕的; 4、共同犯罪的其他嫌疑人到案,共同犯罪的其他罪犯嫌疑人被暂停或者停止执行死刑,可能影响罪犯量刑的。 5、罪犯可能还有其他犯罪的; 6、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7、判决、裁定可能有错误的。
集资诈骗罪不能判死刑。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是集资诈骗罪。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集资诈骗罪的最高刑是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指的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我国刑法规定的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死刑缓期执行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前提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样,必须是“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死刑条款,或者所犯罪行不该判处死刑,就不能适用死刑缓期执行。例如,我国刑法规定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在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同样也不适用死刑缓期执行。
不能判处死刑的三种人包括: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以及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以外的人。 死刑缓期执行必须要在监狱执行。死刑缓期执行,是对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的一种死刑执行制度。 1、罪当处死,这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这是区分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的界限。至于什么才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要靠法官综合考虑全案的情况,包括犯罪情节、被害人过错、罪行轻重以及其他可以认为不立即处死的情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