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继承房屋后办理过户登记的,继承人取得房屋的所有权,房屋的所有权人有权处理房屋,所以是可以出售的。 因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会生效的法律文书、合法建造房屋、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房屋所有权,权利人转让该房屋所有权或者以该房屋设定抵押权时,应当将房屋登记到权利人名下后,再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或者房屋抵押权设立登记。
目前城市对房屋进行限购,是对拥有第二套房的居民进行限购,而通过继承方式取得的房屋,一般是不认定为二套房的,不会进行限购。
没有遗嘱的房产法定继承的流程如下: 1、进行房屋评估。 2、办理继承公证:申请人应当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领取继承公证书。 3、进行房屋测绘。 4、申请人持房地产权证、继承公证书、房屋测绘等证明到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继承登记手续。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因继承遗产和接受赠与所得的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如果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房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法定继承房产需要的资料如下: 1.申请书;2.继承人身份证件;3.原房地产权证;4.被继承人死亡证明;5.继承证明文件及公证书;6.由市房屋土地测绘中心提供的房屋勘丈表、房屋平面图及地籍图;7.房屋估价单。 扩建、改建房地产登记提交: 1.申请书;2.房屋权利人身份证件;3.原房地产权证;4.土地使用权属证明;5.城建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筑执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由市房屋土地测绘中心提供的房屋勘丈表、房屋平面图及地籍图;7.房屋竣工验收合格文件;8.房屋竣工平面图;9.公有房屋需提交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建筑面积核定通知单;10.其他有关文件。
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继承开始后,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即使是私生子也是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如果法定继承不让私生子继承,那就是对私生子的歧视。而且民法典还规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我国实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则。也就是说,对公民个人遗产的继承,如果财产所有权人生前立有遗嘱,只要该遗嘱是合法有效的,必须按遗嘱继承,而不能按法定继承。
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上不可以继承。由于精神损害赔偿的人身专属性,原则上该请求权是不能继承或者让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