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 依照《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法条中并未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而且,从文意理解,只要做到“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任意一项,即可构成犯罪中止,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和既遂与否并不必然相关。 纵使从犯罪形态来说已构成既遂,但只要能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依法就应认定为中止,认为既遂后不存在中止的说法并无法定依据。 既遂后还未出现犯罪结果的,通常会发生在危险犯中,当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已使侵犯的客体处于危险中,即构成既遂,但这时客体并未受到现实的伤害,如果此时行为人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小编认为,还是应认定为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代表犯罪行为已经结束,而正当防卫要求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所以二者实施的时间点不一样,对犯罪中止能否不能防卫。
对刑罚恐惧,如果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构成犯罪中止。
部分人只简单地停止了自己的犯罪行为,为有效地防止犯罪,不能构成中止。
犯罪中止不属于法定不诉,法定不诉包括已过追诉时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形等。
如果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构成犯罪中止。
实施行贿行为后,被行贿人在收受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属于受贿,但不影响行贿的认定,不属于犯罪中止。
实施打劫行为后,因被打动者钱少而放弃打劫行为的,属于犯罪中止,对打劫犯可以减轻处罚。
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犯罪既遂后不能构成犯罪中止。
对刑罚恐惧,如果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构成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