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工伤鉴定的流程:先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然后提交相应的材料;在社保行政部门受理后,等待社保行政部门作出决定;最后将决定书送给职工一方和用人单位,并抄送一份给社保经办机构。如果不被受理的,则依法领取不予受理的决定书。
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1、单位提供本单位人事处及工会做出的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2、人事处提供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事实以及证据;3、通知工会。4、办理工作的交接。5、结算薪资:在职工办理完毕交接手续后,财务处应当结算并给付劳动者薪资;6、劳动合同解除:在薪资结算完毕后,劳动合同解除;7、将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送达相对人;8、出具离职证明;9、进行相关的备案手续。
1、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劳动仲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4、开庭裁决,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庭组成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仲裁庭组成人员回避。
临时建设用地审批程序流程: 1、临时建设用地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 2、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3、土地使用者应当根据土地权属,与有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签订临时使用土地合同,并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临时使用土地补偿费。
工伤认定后下一步程序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申请仲裁的程序为: 1、提交申请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 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自理,对被申请人可以做缺席裁决。 4、仲裁调解: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
侦查终结的案件,侦查人员应当制作结案报告。 结案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二)是否采取了强制措施及其理由; (三)案件的事实和证据; (四)法律依据和处理意见。 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应当经过集体讨论。 侦查终结后,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按照要求装订立卷。 向人民检察院移送案件时,只移送诉讼卷,侦查卷由公安机关存档备查。
分部工程组织验收程序: 1、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申请工程竣工验收; 2、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制定验收方案; 3、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7个工作日前将验收的时间通知负责监督该工程的工程监督机构; 4、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进行工伤鉴定一般需要60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各当事人;而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决定。
(1)调查询问、现场勘验。 由违章建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调查询问、现场勘验(笔录、照片、测绘、相关审批材料、其它违法占地证据等),确认是否违法、违规。 (2)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对违章建筑确认后,由违章建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违法行为,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拆除。 (3)由区规建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