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遵守协议的约定是规避违约风险的唯一方式。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司一般不能因员工不签竞业限制协议而辞退该员工。签订协议的原则是公平自愿的原则,如果员工不愿意签的,可以拒绝。而公司一般只有因员工具有严重违反其规章制度;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才能采取过错性辞退的方式来辞退该员工。
竞业限制约定法院管辖有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由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法律法规并未规定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最低数额;如双方未约定补偿金,劳动者又履行了竞业限制的,劳动者可要求按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在入职的时候有跟单位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后来离职时单位也要求劳动者承担竞业限制协议里面的责任。关于承担违约金后是否可以解除竞业限制则不一定。承担违约金有可能是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处罚,不一定是要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根据约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法官辞职后竞业限制一般是两年。我国法律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后2年内,个人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曾经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计算遵循“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按法定”原则。若双方协议明确约定且不低于法定底线(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工资比例),则按约定执行;若无约定或约定不合法,则按劳动者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补偿金需按月支付,若用人单位连续3个月未支付,劳动者可解除竞业限制义务。
竞业限制纠纷要经劳动仲裁。
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约定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 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违反竞业限制就是劳动者违反与单位的上述约定,从事与原单位存在竞争关系的工作的行为。
竞业限制协议不是在劳动者离职后解除,而是在离职后开始拘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需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而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就业,不得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