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一方不同意分割遗产财产,可以按如下方式解决:1、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让当事人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互相谅解,互相让步,达成协议;2、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事实进行判决。
债务人放弃继承遗产的,债权人也不能据此行使撤销权,使债务人放弃继承的行为归于无效。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是以债务人对财产的处分行为损害到了自身债权为前提的。这些处分行为包括:1、放弃过期债权;2、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或明显不合理的高价收购财产;3、无偿转让财产。放弃遗产的继承,并不属于上述情形,不能据此行使撤销权。并且,继承权是基于身份关系所产生的权利,如果允许对继承行为行使撤销权,会导致债务人的人身权利受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丧失继承权的法律后果为:1、丧失继承权的不能依据法定继承来继承遗产;2、丧失继承权的,遗嘱指定其为继承人的遗嘱无效,仅指定其为继承人之一的则该部分无效,将其他人指定为继承人大部分仍然有效;3、继承人丧失了继承权的,其晚辈直系血亲亦不得代位继承。
继承诉讼不是必须要所有继承人作为原告。 可以列全部继承人为原告,也可以列部分继承人为原告。继承人不愿做原告又不愿做被告,同时不能列为第三人的,只能选择放弃或做为被追加的原告。
在被继承人过世时,继承已经发生,可以开始进行遗产的分配,在遗产分配完毕后,继承人就可以取得遗产。
未成年可以继承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因此,作为未成年人,在其父母去世后,还是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也就是说此时未成年人是享有继承权的。
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才会发生转继承:1、继承人于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死亡;2、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3、在具备转继承的条件,适用转继承时,转继承人继承被转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
父亲去世,儿子是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法定继承中,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一般应该均等分割遗产,但是各继承人协商一致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遗产第一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顺序继承人是指法定继承遗产的继承顺序,排在第一顺序的人,是针对第二顺序继承人而言。其中配偶,不论男女继承权是平等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放弃继承后遗产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说,遗产由其他继承人继承。如果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同时也不用承担被继承人的债务。因为被继承人的债务随着遗产的继承而转移,如果继承人继承了财产,应当以继承财产的限度来偿还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