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给职工交社保,归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管。在编医师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因为医师有享受社保的权利;劳动合同工可以直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因为单位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保的义务。
职工工伤认定标准的规定是: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处罚如下: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签合同的,应当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1、员工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2、员工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 3、员工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4、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5、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职工造成公司损失,公司当然有权要求职工赔偿损失,可以从工资中予以扣除。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公司聚餐女职工死亡的,如果被认定为工伤,而公司没有为该职工缴纳社保的,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项目和标准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缴纳了社保的,则由工伤保险基金来赔;如果不属于工伤的,则由公司或对此负责的其他人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无理由辞退职工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的两倍支付赔偿金。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职工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职工受到工伤或患职业病接受工伤医疗的可以在停工留薪期内享受原有工资福利待遇,但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1、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的,不需要赔偿; 2、用人单位过失性辞退,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3、用人单位违法辞退的,则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
1、工作五年被辞退,属于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不需要赔偿; 2、属于违法辞退的,用人单位支付十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属于非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支付五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