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提起诉讼时应当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且提供相关的资料;如果当事人因各种原因无法写起诉状的,可以进行口头起诉。法院会计入笔录并且出具一份书面凭证。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2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行政诉讼法
1、便于当事人参加诉讼,特别是便于作为原告的行政管理相对人参加诉讼; 2、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判决和执行; 3、有利于保障行政诉讼的公正、准确; 4、有利于人民法院之间工作量的合理分担。 《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
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能提前行政诉讼,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不是具体行政行为,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六条,当事人对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有异议,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的,应当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原办案单位应当重新委托检验、鉴定。检验报告、鉴定意见不具有本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一款
城管执法能行政诉讼,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根据《城市管理执法办法》规定,城管也称为行政执法局,是城市管理中负责综合行政执法的城市政府部门,具有行政处罚权,其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具备独立行政主体资格,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一、对公安机关的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二、公安机关拒绝交通事故案件或不予答复的; 三、公安机关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行政复议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的; 四、公安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不调解事故损害赔偿或者不依法调解终结的。 【法律依据】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8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
有争议的行政合同可以提出行政诉讼,行政合同是现代行政法上较为新型且重要的一种行政管理手段。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四)法律规
行政诉讼一般都会公开审理,但是如果其中涉及个人隐私秘密和规定不能公开审理的案件都是不会公开审理的。而公开审判主要也是面向群众,对社会进行公开。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五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行政诉讼时效的计算: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公安局不调查案件能提起行政诉讼不作为案件。 【法律依据】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六条规定: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接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 第七条规定: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建立和完善办案责任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内部监督制度。在刑事诉讼中,上级公安机关发现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决定或者办理的案件有错误的,有权予以撤销或者变更,也可以指令下级公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