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应当按照以下标准支付: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 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3、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1、如果劳动者是因个人原因正常辞职的不要补偿。如果劳动者是因用人单位严重侵害其合法的劳动权益或者被降低劳动合同的约定条件来续约而辞职的,单位要补偿劳动者。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1、被劝退的离职补偿金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来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月的工资。 2、但是要符合被无过错性辞退等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离职补偿金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与否,部分情况确定。 详细内容如下所述: 1.在劳动合同解除后,个人从雇主单位获得一笔单次性的补偿收益,其中包含了雇主单位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用以及其他类型的补助费用等,在此种状况下,如果该金额在本地上一年度职工人均收入的三倍数额之内,无需征收个人所得税; 2.然而,如果个人与雇主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获取的单次性补偿收益超过三倍的极限额度,那么这部分多出来的金额将不再纳入到当年的综合所得之中,而是独自适用于综合所得税率表,进行相关税收的计算和缴纳。 关于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方面具体规定为: 1.对于经济补偿而言,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实际工作的年限长短来决定补偿金额。 每满一年的工龄就对应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标准; 2.假如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达到了六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的话,则以一整年的工龄计算补偿金额; 3.若劳动者的工作年限不足六个月,那就只能获得半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无过错性辞退,会有补偿。补偿标准是,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时间每届满一年,可获得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是被过错性辞退的,则没有补偿;如果是被违法辞退的,则可按补偿标准的二倍获得赔偿金。
工作10年被辞退属于无过失性辞退的,经济补偿金为10个月工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1、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辞退劳动者的,要给予经济补偿。 2、经济补偿依据劳动者工作年限和工资确定。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支付,不满半年的,按半个月支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的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因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同时,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予以经济补偿的计算: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
1、职工在该单位工作每满一年,可获得一个月工资的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个月工资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可从单位处获得半个月工资的补偿。 2、如果是用人单位非法解除的双方劳动合同的,按双倍计算; 3、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合同履行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1、公司合法裁员:如果是用人单位合法裁员的,则用人单位应该按职工在本单位的工伤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公司违法裁员:单位违法裁员的,则属于单位单方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