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被害人法律援助的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八条,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不批捕被害人可以复议的时间期限是三天。批准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请求。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
被害人刑事法律援助的条件: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或失业救济标准,或者能够提供其经济条件特别困难的证明。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被害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权利: 1、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2、申请回避的权利; 3、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4、对不起诉决定申诉的权利; 5、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6、申请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的权利; 7、请求抗诉的权利。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
被盗金额只有被害人单方辩护是不算数的。盗窃金额只有受害人单方面陈述,没有其它任何证据予以印证或佐证,其失窃金额真实性无法确认。被害人与行为人对金额的说法不一致的,可用疑罪从无、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的观点展开辩护。在盗窃案件中,被盗物品的价值直接决定量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刑事案件判决后被害人申请抗诉可以吗:刑事案件判决后被害人申请抗诉是不合法的,刑事案件抗诉是由检察机关提出的。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
被害人收到判决结果后,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提出抗诉的期限是收到判决后五日。抗诉时要注意抗诉案件告的是原审法院,是原审法院的错误判决。只有把原审法院的判决错在哪里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有的放矢地提起申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229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
刑事诉讼法被害人谅解和刑事和解的区别是: 1、刑事和解,是指在公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 2、被害人谅解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就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损失及赔偿与被告人进行沟通与磋商,进而达成协议并取得被害人谅解。 【法律依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
被害人承诺的行为成立的条件有:被害人自愿放弃某种合法权益,从而也就免除了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而不存在犯罪的问题。但在实践中,而不能望文生义的任意使用。行为人得到被害人的承诺也不意味着就不成为犯罪,有些承诺并不影响犯罪构成。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26条规定: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后隐藏或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