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合同辞职一般是可以获得赔偿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的过错要求辞职的,是可以向用人单位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如果已经认定工伤,是可以得到包括一次性赔偿和工资赔偿。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不能,一定要工资实际结清之后再签。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要一次性结清劳动者工资,如果不结清工资的,劳动者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
公司没有给员工劳动合同,离职后员工可以先去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劳动仲裁不满意可以再去起诉。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辞职不批劳动局的处理方法如下: 1、让企业改正错误,比如欠薪企业照发工资; 2、企业拒绝劳动保障局的处罚,劳动保障局会与工商局配合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3、政府部门对企业负责人的处罚,一般是罚款。 辞职不批劳动局会管的,但前提是要在辞职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公司交辞职报告,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公司不批是合法的。员工提出辞职,一般情况下,是需要向单位递交正式的辞职信的。辞职信本身,作为员工的一种结束与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意思表示,是具有法律效力,并且会对劳动关系结束的性质、双方责任的划分产生最有决定性的影响。 辞职即辞去职务,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有三
1、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与解除劳动关系原因没有任何联系。无论什么原因劳动者与单位的劳动关系终止,都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如果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关于解除劳动关系不会获得任何补偿金。 2、如果单位因劳动者未上班,以旷工名义解除劳动关系。单位需要证明规章制度合法性的同时,也要证明存在旷工的事实。单位因此种原因解除劳动关系,一般都会面临支付劳动者非法解除劳动关系双倍赔偿的风险。如果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和入职时间及劳动关系解除期间,那么这段期间获得双倍工资的胜诉率达到90%以上。 3、主动提出辞职用人单位是不给经济补偿金的,但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反应情况,如果协商不一致可
试用期微信辞职有效,试用期只需要是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即可,并不要求必须是书面形式,只要是能够通知用人单位的方式,都是属于有效的。微信辞职也可以的,公司同意就行。保留好微信的聊天记录不要删除。
1、试用期离职有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1、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签合同的,应当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 2、若未支付,职工可申请; 3、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并不是所有的劳动案件,劳动仲裁委员会都会受理。只有在本市辖区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与招用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才属于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员工为公司服务仅达半个月之久而选择主动离职之时,仍享有获得薪酬的权益。 只要该名员工已经切实地投入到公司的各项事务之中,无论其是否与公司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皆应当得到相应的劳动所得补偿。 作为劳动者,他们理应因为自己所付出的辛劳,得到用人单位依据相关法规的全面支付薪资待遇。 对于任何有意克扣或拖欠员工工资的行为,都是史无前例的非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前往所在地的劳动监督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举报,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发起正规的仲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