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的基本任务又称为统计的基本职能,是指政府和政府统计机构及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统计活动,应当完成的主要任务和实现的主要功能。统计的基本任务是: 一、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二、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三、实行统计监督。
最高院关于适用民诉法的解释:申请执行人向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应当提供该人民法院辖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证明材料。对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执行案件,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不得重复立案。立案后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应当撤销案件;已经采取执行措施的,应当将控制的财产交先立案的执行法院处理。人民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提出。
如果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诈骗行为,拘留最长15天。如果诈骗3000元以上涉嫌刑事犯罪,刑事拘留一般14天,最长可以到37天。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被微商骗200多按照规定是不予以立案的,微商骗钱也是网络诈骗的一种,按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立案标准应该是两千,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在网络和现实中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网络犯罪是新生的犯罪形式,网络诈骗的立案标准与普通诈骗罪是一致的。 所以网络诈骗的立案标准也分为以下两类: 一、个人诈骗的立案标准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应当立案。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采用诈骗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能构成诈骗罪,予以立案追究。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 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 3、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 二、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犯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本法所称公职人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的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十五条规定: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一)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四)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法律规定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诈骗数额可以立案。 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核定征收适用于大部分企业,除了国家规定的特殊行业无法享受核定征收(如金融、保险、投资、律师等),正常的行业:工程、贸易、服务(医疗行业、教育、IT、信息科技等等)均可以享受核定征收。 有限公司、有限合伙、个人独资、工商户都可以依法享受核定征收,但是根据税法文件《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规定,各行业的核定税率有一定的区间。 不管对于高利润,缺进项的现代服务业,还是高收入的自由职业者和公司股东或企业高管,核定征收都是其合法节税的不二之选。
被诈骗了钱是可以追回来的,诈骗后可以报警处理的。 警方如果立案侦查的,案件侦破之后,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被害人;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案发后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被害人;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应予扣除。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意思是没有诉讼时效的限制,不会因为过了一定时间而对主张权利产生影响。不适用诉讼时效一般主要是针对物权而言,因物权具有对世权、绝对权的特征,只要存在侵犯物权情况的,不管过了多长时间,物权人都可以主张物权。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法律规定的侵权行为适用民法典的侵权责任编,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