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由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构成: 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
土地承包合同书的书写,应该具备以下内容: 1、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以及签订合同的意思表示。 2、承包土地的面积、位置等。 3、土地用途及承包形式、承包经营期限。 4、承包土地上的物品如何处置的约定。 5、承包金的数额以及交付方式、支付期限。 6、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7、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等等。
集体土地包括以下土地: (1)土改时已分配给农民所有的原铁路用地和新建铁路两侧未经征用的土地。 (2)公路两侧保护用地和公路其他用地凡未经征用的土地。 (3)国有电力通讯杆塔占用的土地(未办理征用手续的)。 (4)河道堤防内的土地和堤防外的护堤地(国家未征用的)。 (5)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内未经征用的土地。 (6)乡(镇)或村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修建并管理的道路、水利设施用地。 (7)乡(镇)或村办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土地。 (8)乡(镇)企业使用本乡(镇)、村集体所有的土地。 (9)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的。
有,具体如下: 1、青苗费和地上附着物的费用。 2、安置费。这笔费用应当补偿给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是对其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补偿。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土地被征收之后,村集体又拿出同等的土地给该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承包,则这部分补偿费可以交给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选择不接受安置或另行安排承包地,而坚持要补偿费。 3、是土地补偿费。这笔费用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丧失土地所有权的补偿,应该补偿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成员对土地补偿费都拥有权利。对于利于人民发展,利于生态环境的,国家都会予以支持,在获得认可后对荒地荒山进行开发,开垦人是拥有使用权的。风力发电通常是在海上或者一些人口比较少的西部地区,如果要在人口居住的地区发展风力发电的,国家可以征收土地。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农村土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农户只有使用权,不可以对自家的土地转让、出让、买卖给非农业建设人群。 农村土地转让的合法情形如下: 1.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只可以在本村没有宅基地家庭之间才能转让,并且要到乡政府申请,县政府审核,最后乡政府给你下发相关文件的时候转让才是合法的。相反如果没有经过申请就私自转让的是不合法的。 2.农村耕地转让是比较方便的,只要发包方和受让方签好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就属于合法了,但是后期发包方可以监督承包方对土地使用权,如果是滥用土地的话是有权收回的。 3.家庭联产承包耕地的使用权转让必须要经过村委会建立档案,才是合法的,如果没有去村委会建立档案就是不合法的,属于私自交易。
农村有集体土地使用证的房屋可以确权。确权需要对房屋进行测量绘图,填写房照过户申请表;上交身份证、户口本、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村委会证明及村委会对现土地使用者的资格审查意见,有关部门进行登记核查,核查通过予以颁证。
土地确权与土地继承其实并无太大的关系。有的土地能继承,有的则不能,看土地类型。《民法典》规定,土地经营权人有权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占有农村土地,自主开展农业生产经营并取得收益。
不可以,集体土地转让无效,不受法律保护。出让只针对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需要先征用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再申请改变用途,农用转建设用。或者先转建设用地,再征地。土地按用途分类中包括农用和建设用,集体建设用地不属于农用地,所有权归集体。既然它的用途是建设,可以不用转为国有土地(即不用征用),直接承包这块建设用地,开发建设,经营商品。也可以先征用,再由政府出让,开发。与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国土资源局)协商,与土地所有集体协商,由开发商做安置补偿后,政府再出让给开发商。
土地承包权不属于遗产,一般不能继承。 国家为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即承包期内,承包地通常不因家庭成员的死亡而发生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土地由所在户其他成员继续承包。 但过以下两种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 一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是林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在承包人死亡后,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