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殡葬费价格乱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经济纠纷 2022-05-07 09:11 标签: 殡葬 消费者

天价殡葬费用惹争议不断,亲属遗体在太平间存放不到3天,收费3.8万余元。殡葬行业畸高的价格,离奇的收费,引得人们纷纷吐槽。人们不禁要问:天价丧葬费近年来饱受诟病,为何却屡禁不止?

天价丧葬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面对天价丧葬费,人们该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殡葬行业的乱象应该如何整治?

法官表示,天价丧葬费的产生多有隐情。有的消费者在办完殡葬退房手续后才被告知相关服务,有的商家告诉消费者殡葬服务的种类却不标明价格。此外,一些商家力推捆绑交易的“一站式服务”,一些城市的殡葬服务从业者联合违反价格管理规定,实施价格垄断,使消费者失去议价能力,不得不支付远高于指导价的价格。

如果消费者在接受殡葬服务过程中遇到上述“潜规则”,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可以依据我国《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维权。殡葬行业兼具公益属性和市场属性。相关部门应共同推进多元化治理,明确行业收费标准,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行业整体缺乏准入门槛,诸多因素滋生天价丧葬费。

葬礼仪式是人们对生命的最后告别,但一些公司却借此大发横财,使得丧葬费长期居高不下。

而且消费者在亲人去世时承受巨大悲痛,对不合理收费缺乏维权意识;人们由于忌讳等原因对丧葬事宜了解不多,办丧事时往往不知道丧葬费的合理价格范围;还有很多人抱着“丧事不问价钱”、“花钱买安慰”、“越花越孝顺”的心态,这些都为天价丧葬费的出现提供了土壤,滋生了一系列行业乱象。

消费者不承担支付义务的,可以撤销欺诈性捆绑消费。

对于常见的“被消费”乱象,由于消费者事先没有选择具体的服务,只有在办理完所有丧葬手续后,才被商家告知接受了某项服务。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这种当事人意思表示不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也就是说,由于消费者没有选择购买服务,这部分合同从一开始就不成立,消费者不必承担相应的支付义务。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如果商家没有提前告知相关服务和标准,就会造成信息不对称,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属于欺诈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相关消费行为。


在线法律咨询
示例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