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标会议公布后,若招标方出于某种原因而撤销整个工程招标工作,导致未能与中标候选人签署正式的合同或协议,这位中标者便有权利要求补偿。
通常情况下,这种补偿应当基于实际所遭受的损失进行评估和计算。
如双方不能在赔偿问题上达成共识,中标候选人有权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中标结果已经确认之后,招标方却出于某些原因放弃了该项工程,他们将会面临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至千分之十的罚款惩罚。
在确定中标人之后,正式的中标通知书应该由招标方发送给获得中标资格的那位投标者,并且同步告知其他所有未能中标但参与竞争的投标人。
这封中标通知书对招标方和中标方都具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力。
此刻,若招标方决定更改原来的中标决策,抑或是中标者选择放弃本次中标项目,他们均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收到中标通知书开始,招标方与中标方必须在接下来的30天内根据招标文件以及中标者的投标文件来缔结正式的书面合同。
在这个期限内,招标方以及中标方都无权再次签订任何违背合同本质内容的附加协议。
同时,如果招标文件中指定中标人需要提交履行保证金,那么中标者也有义务准备好这份资金。
最后,若招标方与中标者未能严格依照招标文件及中标者的投标文件来签订正式合约,或者两者私底下签订任何背离合同核心内容的协议,则需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纠正,有关方面有可能会对其处以违约项目金额千分之五至千分之十的罚款惩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六十条 中标人不履行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的,履约保证金不予退还,给招标人造成的损失超过履约保证金数额的,还应当对超过部分予以赔偿;没有提交履约保证金的,应当对招标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中标人不按照与招标人订立的合同履行义务,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二年至五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不适用前两款规定。
2025-04-17 16:57
若工程完工后发包方(甲方)拒绝结算或拖欠工程款,承包方(施工方)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权,要求结算并支付款项。具体需结合合同关系、证据情况及法律程序处理。
2025-04-17 16:57
工程未结算时,若施工方拒不履行结算义务,当事人(如发包方、实际施工人等)可依法向法院起诉,要求结算并支付工程款,但需满足起诉条件和程序要求。
2025-04-09 17:20
2025-03-18 14:51
工程款纠纷的立案时间一般为7日,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收到起诉材料后7日内立案;若材料不完整或需要补正,法院会要求补正后再审查。案件审理时间根据程序不同分为3个月(简易程序)或6个月(普通程序),特殊情况可延长。
立案期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6条,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若符合以下条件,应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1)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权限。
若材料不完整(如缺少证据、身份证明等),法院会要求补正,补正后重新计算7日审查期限。
不符合条件的处理
若法院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应在7日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书,原告可对此裁定提起上诉。
2025-02-21 17:00
招投标纠纷确定管辖法院的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主要是根据纠纷发生的地点来确定管辖法院。在招投标纠纷中,如果纠纷发生在某个具体的行政区划内,比如县、市辖区等,那么该行政区划内的人民法院就具有管辖权。也就是说,如果招投标活动在某个县内进行,且因此产生了纠纷,那么该县的人民法院就有权审理此案。同样地,如果纠纷发生在市辖区内或者省、直辖市内,那么对应级别的人民法院也具有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