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工伤鉴定未出结果被开除怎么办

劳动工伤 2024-12-16 15:42 标签: 工伤鉴定 开除

工伤鉴定未出结果被开除,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具体分析如下:

工伤鉴定未出结果: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认定有一定的程序和时间,若工伤鉴定未出结果,通常意味着工伤认定程序尚未完成。

被开除:若在此期间劳动者被开除,且开除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关于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即劳动者因工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那么劳动者的开除行为可能是违法的。

协商:首先,劳动者可以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按照法律规定给予相应赔偿。

劳动仲裁: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包括支付赔偿金,并同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相关的待遇,如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

提起诉讼: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点内容:在处理此问题的过程中,劳动者应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工伤认定申请书、劳动合同、工资条、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等,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同时,劳动者也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具体的法律建议和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罗欣律师

罗欣律师

大沧海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

债权债务 合同纠纷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法律顾问 房产纠纷 行政诉讼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