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哪种情况下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违约金

劳动工伤 2025-03-27 15:56 标签: 劳动合同 违约金

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仅能在两种法定情形下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并约定服务期;二是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其他任何形式的违约金约定均属违法。

一、服务期协议中的违约金约定

适用条件

专项培训费用:用人单位需为劳动者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并实际支付培训费用(如海外进修、高端技术培训等)。

服务期协议:双方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服务期限(如3年、5年),且违约金金额不得超过未履行服务期分摊的培训费用。

法律限制

若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法(如拖欠工资、未缴社保)而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上限:以实际培训费用为限,按未履行服务期比例计算。例如,企业支付10万元培训费约定5年服务期,员工工作2年后离职,违约金最高为6万元(10万×3/5)。

二、竞业限制条款中的违约金约定

适用人员范围

仅限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如掌握核心技术的工程师、销售总监等)。

核心要求

经济补偿:竞业限制期间(最长2年),用人单位需按月支付经济补偿,通常为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违约后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需支付违约金,但用人单位需先履行补偿义务。若3个月未支付补偿,劳动者可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司法实践

法院会审查竞业限制的合理性。例如,普通基层员工被要求竞业限制可能因范围过广被认定无效。

三、其他情形下的违约金约定均属违法

常见无效条款举例:

劳动合同中约定“未满合同期限离职需支付违约金”;

要求普通员工赔偿“未提前30天通知离职造成的损失”;

以“岗位特殊”为由要求劳动者支付押金或违约金。

法律后果:此类条款因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条而无效,劳动者无需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陈成律师

陈成律师

北京市康达(南京)律师事务所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房产纠纷 公司法务 知识产权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