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怎么算工厂拖欠工资的工资

劳动工伤 2025-03-28 09:35 标签: 工厂 拖欠工资

工厂拖欠工资的认定需结合支付周期、金额和逾期时间判断。若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或法定标准足额、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主张拖欠的工资及50%-100%的赔偿金,部分情形还可要求额外经济补偿。

一、工厂拖欠工资的认定标准

支付周期与时间

工资应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具体日期由双方约定(如每月10日)。

若未按约定日期支付且无正当理由(如自然灾害、资金链断裂等不可抗力),即构成拖欠。

部分地区允许合理“宽限期”(如5天),但超过宽限期仍未支付的,视为拖欠。

支付金额不足

实际支付工资低于劳动合同约定数额,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属于未足额支付。

例如:约定月薪5000元,实发4500元且无合理理由,差额部分视为拖欠。

非法抵付或克扣

以实物、有价证券等非货币形式支付工资(法律允许的除外),或无故克扣工资(如迟到罚款超过合理比例),均属拖欠行为。

二、拖欠工资的赔偿与补偿计算

拖欠工资本金

用人单位需补发全部未支付的工资,包括正常工资、加班费及法定福利(如社保公积金)。

若工资低于最低标准,需补足差额部分。

加付赔偿金(50%-100%)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按应付金额的50%-100%加付赔偿金。

例如:拖欠工资1万元,最高需额外支付1万元赔偿金。

经济补偿金(25%)的特殊情形

若因用人单位过错(如恶意克扣、无正当理由拖欠)导致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每满1年补偿1个月工资)。

注意:语料中提到的“25%经济补偿金”源于已废止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现行法律中需依据《劳动合同法》主张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三、维权步骤

收集证据

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和拖欠事实。

协商与投诉

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限期支付。

协商无果的,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时效:2年内),由行政部门责令支付。

申请劳动仲裁

对投诉结果不满的,可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拖欠工资及赔偿金。

仲裁结果可强制执行,用人单位拒不履行的,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注意事项

时效限制

劳动仲裁需在拖欠行为发生后1年内提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

区分赔偿类型

赔偿金(50%-100%):适用于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仍不履行的情形。

经济补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过错导致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

最低工资标准

查询当地最新最低工资标准(如2023年广州市为2300元/月),确保主张差额有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吉莉律师

吉莉律师

江西南芳律师事务所

刑事辩护 法律顾问 债权债务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