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单位解除员工应给予什么补偿

劳动工伤 2025-03-30 15:07 标签: 单位 解除员工 补偿
单位解除员工应给予什么补偿?

单位解除员工的补偿或赔偿责任,需根据解除原因和合法性具体分析:

一、无需支付补偿的情形

若员工存在以下法定过错,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补偿: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如经考核未达标);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如旷工、泄露商业秘密);

严重失职或舞弊造成重大损失(如故意损坏设备);

双重劳动关系且拒不改正

被追究刑事责任(如被判处刑罚)。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二、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符合以下合法解除条件的,单位需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协商一致解除(单位主动提出);

员工无过失性辞退(如医疗期满无法工作、不胜任且调岗仍不合格、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经济性裁员(如企业破产重整、经营严重困难)。

补偿标准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

不满6个月支付0.5个月工资。

例外: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补偿按3倍计算且不超过12年。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三、违法解除的赔偿责任

若单位无合法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如未提前通知工会、无故辞退孕期员工),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赔偿金。例如,员工工作3年被违法辞退,赔偿金为3个月工资×2=6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

四、特殊情形处理

提成与奖金:已完成的业绩提成应全额支付,未完成部分按约定或公平原则处理;

工资差额:若单位拖欠工资,需补发差额(如案例中法院判决补发35640元工资差额);

未休假工资:未休年假应支付3倍日工资报酬(如案例中支付873.56元)。

五、争议解决途径

协商:优先与单位沟通补偿方案;

劳动仲裁:向当地仲裁委申请裁决;

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可起诉至法院;

监察投诉: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违法行为。

总结

单位解除员工是否支付补偿,核心在于解除的合法性:

合法解除:分“有过错(无补偿)”和“无过错(需补偿)”两类;

违法解除:支付双倍赔偿金。

员工可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维护权益,补偿金额需结合工作年限、工资标准和解除原因综合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俎鑫律师

俎鑫律师

山东律尚律师事务所

经济纠纷 损害赔偿 法律顾问 建筑工程 婚姻家庭 债权债务 合同纠纷 知识产权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