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一房二卖欺诈怎么办

房产纠纷 2025-05-09 09:19 标签: 一房二卖 欺诈

遭遇“一房二卖”欺诈时,购房者可通过以下步骤依法维权,确保自身合法权益:

关键证据收集

合同文件:保存与卖家签订的所有房屋买卖合同原件,明确约定房屋信息、价格、过户时间等条款。

付款凭证:银行转账记录、收据、POS单等,证明已支付购房款(包括定金、首付等)。

沟通记录:微信聊天、短信、录音、邮件等,证明卖家存在故意隐瞒或重复销售的行为。

房屋权属证明:查询不动产登记中心,获取房屋过户记录或查封状态,确认房屋已被二次出售。

法律途径选择1. 民事维权

协商解决:优先与卖家协商退款及赔偿(如利息、装修损失等),协商过程注意留存书面协议。

提起诉讼

诉讼请求

解除合同,要求卖家返还已付房款及利息(按LPR计算);

索赔损失(如房价上涨差价、中介费、诉讼费等);

主张 不超过已付房款一倍的惩罚性赔偿

2. 刑事报案(如涉嫌诈骗)

若卖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收款后隐匿或挥霍资金),可能构成 合同诈骗罪

操作:携带证据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立案标准为诈骗金额达2万元以上(各地略有差异)。

执行与风险提示

财产保全:起诉前可申请法院查封卖家名下财产(如房产、存款),防止转移资产。

优先权问题:若房屋已过户给第三方,需证明其非善意取得(如明知房屋已售仍交易),否则可能仅能索赔。

时效注意:撤销权需在知道欺诈行为后1年内行使,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

建议行动

立即取证:固定现有证据,避免卖家销毁记录。

咨询律师:通过专业分析制定诉讼策略,提高胜诉率。

多渠道维权:可同步向住建部门投诉开发商违规行为(如涉及中介或开发商)。

遇到此类问题需果断行动,法律对恶意“一房二卖”有严格惩处,购房者可通过司法途径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秦琰律师

秦琰律师

泰和泰(武汉)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