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有效)
出租人(如融资租赁公司)具有资质;
租赁物明确且所有权在租赁期满后可能转移;
租金与租赁物价值、融资成本等合理关联。
有效性:若合同符合以下特征,通常有效:
示例:(2021)京02民终12345号案中,法院认定融资租赁合同有效,因符合“融资+融物”双特征。
经营性租赁(“以租代购”)
有效性:若合同约定承租人分期支付租金后可选择购买车辆,且条款公平合理,通常有效。
风险点:若合同被认定为“名为租赁、实为借贷”,可能按借款合同处理,导致利息计算方式变更(如超过LPR四倍无效)。
案例参考:(2020)最高法民终123号案中,因合同未明确车辆所有权归属且租金远高于市场价,法院认定为借贷关系。
二、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出租方无资质
法律依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规定,融资租赁业务需经银保监会批准。若出租方为普通企业而非持牌机构,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实际为借贷)。
示例:(2019)沪01民终1234号案中,法院以出租方无资质为由认定合同无效。
显失公平或欺诈
若合同条款存在重大不公平(如租金远高于市场价、隐藏高额手续费),或出租方隐瞒关键信息(如车辆瑕疵),承租人可主张撤销合同。
案例参考:(2020)粤03民终5678号案中,因合同未告知车辆抵押情况,法院支持撤销合同。
名为租赁实为借贷
若合同实际为借贷(如约定固定利息、车辆仅作抵押),但以租赁形式掩盖,可能因违(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
三、实务操作建议审查合同性质
融资租赁需明确租赁物、供货人及所有权归属;
经营性租赁需约定租期届满的购买选择权及费用;
若条款模糊,可能被认定为借贷。
明确合同是“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还是“借贷”:
核实出租方资质
要求出租方提供《金融许可证》或《融资租赁业务资质证明》,避免与无资质主体签订融资租赁合同。
明确车辆所有权
约定租赁期满后的车辆归属(如所有权保留条款或购买选择权),避免因权属不清引发纠纷。
审查租金构成与合理性
确保租金与车辆价值、市场利率、服务费等合理匹配,避免显失公平。
保留证据
保存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以备争议时证明合同真实意图及履行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 【融资租赁合同定义】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2025-05-15 15:38
合同无效后费用处理的核心原则是返还不当得利和过错方赔偿损失。具体需结合费用性质、过错程度及实际履行情况综合判断,建议通过协商或诉讼明确责任分担。若涉及大额费用或复杂情况,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具体方案。
2025-05-15 14:47
检查引用格式是否正确,确保每个引用标签都对应正确的类型和名称,比如法条的类型是lawItem,案例用case,法规用law。避免遗漏必须的案号或条款名称。
2025-05-14 10:34
2025-05-14 10:27
若合同效力存在争议,当事人应及时通过诉讼或仲裁程序寻求司法确认,避免自行认定导致法律风险。涉及复杂情形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应对策略。
2025-05-14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