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骨折好了以后还能做鉴定吗

损害赔偿 2025-05-24 09:14 标签: 骨折 鉴定

骨折痊愈后仍可进行鉴定,但需根据鉴定类型(伤情鉴定或伤残鉴定)确定适用情形及时间节点。伤情鉴定重点评估受伤时的损伤程度,伤残鉴定侧重评估对生活功能的影响。及时保留医疗证据并选择适当时机鉴定更有利于维护权益。

一、伤情鉴定与伤残鉴定的区别

伤情鉴定(刑事/治安案件适用)

目的:判断受伤时的损伤程度(如轻伤、重伤),为刑事责任认定提供依据。

可鉴定性:即使骨折愈合,仍可通过原始病历、影像资料(X线、CT片)评估受伤时的严重性(如骨裂、粉碎性骨折)。

时间建议:建议在治疗结束后尽快申请鉴定,以免因时间过长导致证据模糊。

伤残鉴定(民事赔偿适用)

目的:评估骨折愈后对躯体功能的影响(如关节活动受限),确定伤残等级以计算赔偿金额。

可鉴定性:若骨折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如关节僵硬、肢体缩短),即便愈合也可评残。

时间建议:需在骨折治疗终结后3-6个月,待病情稳定后进行鉴定(如关节功能恢复是否达标)。

二、具体操作要点(一)伤情鉴定流程

证据要求

受伤后的完整病历、影像学检查原始报告;

报案记录、公安机关出具的委托鉴定书。

鉴定内容

骨折部位(如四肢长骨、脊柱)、类型(闭合性/开放性)、是否合并神经损伤;

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评定损伤等级(如四肢长骨骨折未致功能障碍可能为轻伤二级)。

(二)伤残鉴定流程

证据要求

出院记录、复查报告、功能康复评估材料;

涉及民事赔偿的需提供起诉状或赔偿协议书。

鉴定内容

关节活动度测量、步态分析、日常生活能力评估;

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评定等级(如膝关节活动丧失50%以上可能构成十级伤残)。

三、风险提示

超期风险:

伤情鉴定若拖延过久(如超过1年),可能因原始影像资料保存不全或损伤特征淡化导致结论偏差;

伤残鉴定过早(如骨折未愈合)可能因恢复不完全影响评级准确性。

证据缺失风险:

未保留初诊病历、影像资料或未及时固定功能障碍证据,可能导致鉴定无法支持诉求。

建议:

伤情鉴定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启动;

伤残鉴定在病情稳定后(通常3-6个月)委托正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

全程保留医疗票据、检查报告及康复记录。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规定 伤残等级有:一级伤残、二级伤残、三级伤残、四级伤残、五级伤残、六级伤残、七级伤残、八级伤残、九级伤残、十级伤残。

张松律师

张松律师

上海金显律师事务所

婚姻家庭 建筑工程 刑事辩护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