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过错认定可以诉讼吗
医疗过错认定可以先再次提出认定,重新认定结果不服后再诉讼。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二、医疗过错的责任认定三种方式
1、法官直接判定;并不是所有医疗纠纷都必须经过医疗鉴定才能明确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问题的关键在于医疗纠纷案件争议的事实是不是“专门性问题”,法官是否“认为需要鉴定”
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按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目前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工作由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再次鉴定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对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商请中华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但一般情况下,再次鉴定就是最终鉴定。
3、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从2005年10月1日起,全国人大会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正式实施,其中规定“在诉讼中,对本决定第二条所规定的鉴定事项发生争议,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列入鉴定人名册的鉴定人进行鉴定。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由所在的鉴定机构统一接受委托。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应当在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注明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决定》也明确了鉴定人依法回避和出庭作证制度。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2024-12-18 14:14
遇到非法行医医美事故,受害者应立即停止接受非法医疗服务,并确保自身安全。接下来,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维权:
收集并保存证据:
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记录、支付凭证、通讯记录、治疗前后的照片对比等,这些将是维权的关键依据。
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举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非法行医行为应由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查处。受害者可以向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或相关卫生监督部门举报非法行医行为,请求调查处理。
提起民事诉讼:
若与非法行医者无法达成赔偿协议,受害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非法行医者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医疗费用、误工损失、精神损害等。在诉讼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提供真实、全面的证据材料。
考虑报警处理:
如果非法行医行为涉嫌犯罪,如造成严重后果或涉及诈骗等,受害者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详细说明事故经过,让法律为受害者主持公道。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
为了明确伤害原因、程度及与医美服务的因果关系,受害者可以申请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医疗鉴定机构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这将为后续的维权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持。
重点内容:在维权过程中,受害者应始终保持冷静,依法依规进行。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安全,避免受到二次伤害。如果维权过程中遇到困难或不确定如何操作,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具体的法律建议和支持。
2024-12-16 15:26
即使医疗事故死亡没有直接证据,患者仍有多种途径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和维权。重要的是,患者应当了解自身权益,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2024-12-13 08:57
医疗纠纷取证需全面、细致、合法,通过记录细节、保管医疗文件、留存现场物证、注意沟通录音等方式,能够为后续的纠纷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
2024-12-13 08:54
2024-12-12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