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期间应遵守的法律规定: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十九条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2025-03-07 15:02
诉讼侦查人员应遵守的法律规定有:
具有法律规定需要回避情形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2021-04-30 14:04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2021-04-24 08:42
执行缓刑期间需要遵守的规定为: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025-02-17 11:09
「除斥期间」,这是一个指代法律所设定的某类民事实体权益存续期度的术语。
在这段时间内,权利人如果没有行使相关的民事权益,那么等待着他的将是民事权益在法定期限届满之后的丧失。
值得注意的是,除斥期间并不会因为某些法律规定或者救济措施的介入而引发法律上的中止或中断效应。
除斥期间可以根据其定义被进一步地划分为法定除斥期间与约定除斥期间两种类别。
2022-08-12 14:30
缓刑考验期应遵守的规定有: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3、未经考察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