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包括:
1、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的利益;
2、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事高人员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的等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一条
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
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2-09-28 10:15
如果法人代表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那么股东可以请求监事会予以调查,或者损害到自己利益的,请求公司提出诉讼,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出诉讼。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2022-08-09 11:09
如果法人代表有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那么股东可以请求监事会予以调查,或者损害到自己利益的,请求公司提出诉讼,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出诉讼。
2022-09-16 08:37
公司损害员工利益可以公开真相。关于工作岗位调动的问题,有时员工可以接受调职、调岗决定,但不能接受降低劳动报酬。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第十七条之规定,劳动报酬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对劳动关系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对其进行修改时,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因此用人单位单方面降低员工的劳动报酬,是单方面修改劳动合同的行为,员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工资降低之日起六十天内均可以提起劳动仲裁申诉。
2022-08-12 14:29
行为人构成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7-10 10:16
该属于普通民事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以追究相对人的责任:
1、协商,合同当事人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
3、不愿调解的,双方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