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益是公民或者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权利和利益。民事权益即为民事权利与民事利益。由此而来,民事权利即为民事主体依据民法而取得的为一定行为或获取一定利益的法律资格。民事权益是指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民事权益”包括4大类(1)人身权益(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2)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3)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4)其他(股权、继承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起止】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条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 【无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2022-09-09 10:47
是,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2023-04-28 15:42
民事权利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财产权与人身权(二)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三)绝对权与相对权(四)主权利与从权利(五)原权利与救济权(六)既得权与期待权
2022-08-10 13:50
民事主体又称“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民事主体的资格由法律规定,在中国,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能够作为民事主体的有公民(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国家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国家直接参加民事活动时,国家以民事主体的资格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如发行公债、享有财产所有权、接受赠与、对外以政府名义签订贸易协定等。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称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义务主体。通常,民事主体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2023-02-22 15:23
民事主体又称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
民事主体的资格由法律规定,在中国,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能够作为民事主体的有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国家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国家直接参加民事活动时,国家以民事主体的资格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称权利主体,承担义务的一方称义务主体。民事主体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民法调整的主要是商品经济关系,商品关系要求对等的劳动交换并体现等价有偿的要求,反映在民事法律关系上就是双方都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主体可以都是单一的;也可以一方是单一的,而另一方是多数;也可以双方都是多数的。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事主体之间就一定的物或其他对象而发生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人和物的关系。经民法确认的民事法律关系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有以下特征:
1.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
2.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4.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5.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
通过我的描述,你知道什么是民事主体了吗!
2020-12-19 16:5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权利:
1.可以委托代理人。
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无权就被告人定罪和量刑发表意见。律师代理这类案件需要和当事人明确约定是代理刑事部分还是代理民事部分。如果刑事部分和民事部分都代理,则需要向法院递交两份委托书,一份刑事代理委托书,一份民事代理委托书。
2.可以申请诉讼保全。
3.有权申请回避。
4.有权参加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法庭调查和辩论。
5.有权要求和解或者撤诉。
6.对判决不服,有权对民事部分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