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024-05-18 10:40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024-06-13 15:43
在起诉的时候,案件根据地域确定是否有管辖权就叫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又称“区域管辖”、“土地管辖”。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按照各自辖区对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理的分工。
(一)一般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
是指除法律特别列举以外,其他所有行政案件的地域管辖制度。
(二)特殊地域管辖行政诉讼的特殊地域管辖,是指法律针对特别案件所列举规定的特别管辖。
(三)共同管辖行政诉讼的共同管辖。
2024-09-03 14:22
一般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若被告人住所地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的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虚诉讼案件属于刑事案件的范畴。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刑事案件的管辖,一般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被告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022-12-01 15:59
合同管辖地的确定如下:
1、已经协议约定管辖的,以协议管辖为准。2、没有约定管辖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四条规定: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2022-09-06 09:59
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通过审判予以司法保护的行为。如何提起民事诉讼呢?
提起民事诉讼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提起民事诉讼要做好以下准备事项:
(1)原告要具有合法资格,即原告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原告必须是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自己与他人发生争议而起诉。
(2)要有明确的具体被告,必须能够明确指出何人为对方当事人。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事人起诉的案件,应当是人民法院能够通过行使审判权予以解决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