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双方证据不同应这样处理:在法庭上出示后,行政诉讼双方的证据不同的,当事人可以互相质证。而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并由当事人互相质证。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对未采纳的证据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2024-03-30 13:54
双方签订合同的时间不一致,并不会对合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提问者指的应该是如何确定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合同生效时间。双方签字时间不一致时,以最后一方签字时间为准。只要合同双方主体合格、是其真实意思的表示、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就是有效的,签订日期与落款日期不一致,属于有暇疵,但不影响合同效力。
2024-06-05 14:26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采取制作笔录、绘图、拍照、录音、录像、提取并保管有关证据等措施使证据价值保存下来的一种诉讼行为。在证据有可能灭失;证据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对证据进行保全。
2022-08-27 11:12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第二十七条原告对下列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一)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三)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四)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2023-04-23 10:27
行政诉讼不作为被告可这样确定:如果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如果是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2023-05-10 16:52
行政诉讼被告不到庭这样办: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此外,如果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