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x缴费年限x1%。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2022-08-10 10:46
以下为养老金具体计算公式:
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加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指数化缴费基数x视同缴费年限x1.4%。
2024-12-19 09:46
对于新的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学者们普遍认为,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基础养老金的月度标准是以当地去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以及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作为基准,根据个人的缴费记录每年给予1%的补贴。
这一计算公式可以具体表示为:
基础养老金等于(参与人员于退休年份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上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再乘以缴费年限再乘以1%的系数。
其次,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度标准则按照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发放周期进行核定,其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参与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发放周期。
再者,过渡性养老金的月度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础,对“统账结合”之前的缴费期限每满1年给予1.2%的补贴。
其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等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乘以前期缴费年限乘以1.2%的系数。
至于过渡性调节金,其月度标准是基于当地现行标准确定,2006年至退休者按一定比例进行发放。
从2007年起,之后退休的人群将不再获得该项福利。
最后,领取养老保险的流程建议如下:
1)在决定退休后,需前往社保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进行预约,且需按照预约时间和窗口准时排队候审;
2)前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设立的专门窗口办理退休审批手续;
3)如已成功获得退休资格,则需携带退休审批表和本人身份证前往个人缴费窗口修正基础数据,并确认缴费状况;
4)至指定银行办理养老金代发借记卡,并向社保机构提供相关账户信息;
5)若经核实无误,即可前往社保局基金审核科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计算表》并需签字确认;
6)待完成以上步骤,即可在次月开始领取退休证,每个月养老金将会划入个人的银行账户。
总的来说,在养老金的计算过程中,缴费基数与缴费期限的双重因素对最终的养老金水平有显著影响。
2023-05-20 08:43
交了十五年百分之百的社保,还有六年的视同工龄请问退休能领多少退休
交满十五年社会保险能领取多少退休金主要与职工缴费年限、历年缴费工资高低、退休时上年度职工在岗平均工资的高低等因素有关。退休金具体计算方法是: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平均指数)除以2乘以缴费年乘以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2022-08-18 15:27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1.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2022-09-06 09:53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
1、定额调整。
企业退休人员按省级统筹范围内12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的1.66%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各地12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的1.5%调整。
2、挂钩调整。
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是按本人12月发放基本养老金标准的4%调整增加;与缴费年限挂钩的部分,月增加标准按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1元。
3、适当倾斜。1月1日至12月31日,达到70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发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