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期间不发工资的,可以向劳动管理部门投诉,或者直接起诉到法院来要求赔偿。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在工伤医疗期内是可以享受取规定的工资待遇的,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制度。一、工伤期间工资不发找哪个部门1、工伤期间不发工资的,可以向劳动管理部门投诉,或者直接起诉到法院来要求赔偿。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在工伤医疗期内是可以享受取规定的工资待遇的,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制度。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二、工伤鉴定程序是什么1、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2、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视伤情程度等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与工伤职工伤情相关科别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4、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022-10-29 15:41
1、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补贴以及加班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2、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3、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尚未约定或者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2023-04-26 11:16
法律规定,进行网络维权的方式是:首先向有关管理部门进行投诉;投诉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状要写明原被告的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024-03-26 14:45
因为工伤过后会影响劳动能力,因此要是受伤较严重的可以申请工伤鉴定,这样就可以按照结果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达不到伤残级别的时候,员工还能够享受工伤待遇,可以拿取工伤赔偿。但在一些不正规的公司中,会以员工没有伤残情况,从而拒绝在支付工资,甚至是解除劳动合同等。从相关劳动法律中,要是工伤未达到伤残等级的,是不能享受伤残待遇的,但仍可享受工伤保险医疗待遇和停工留薪待遇,这些工伤待遇是不能剥夺的。
2023-04-11 10:56
按照以下程序通过法院离婚:1、起诉,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带上本人身份证、结婚证、起诉状等材料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立案;2、庭审,法院立案后,进入诉讼程序,法庭对案件进行审理;3、判决,判决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
2024-03-26 15:20
可将用人单位举报到到劳动监察大队,随后劳动监察大队会进入用人单位的劳动场所进行检查,核实举报者举报的情况是否属实,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并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不发工资的会发出支付令催发。